山函〔2022〕2號
一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統籌兼顧、把握重點、整體謀劃,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突出主體責任,加強法治建設領導
(一)率先垂范。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法治建設,黨政主要領導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頭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召開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研究并全力推進2021年全縣法治建設重點工作任務。積極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年終述法工作,明確工作要求,提升工作標準。
(二)統籌謀劃。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議把法治議題作為重要內容進行學習和研究,縣委常委會聽取了2020年全面依法治縣工作情況和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工作匯報,印發了《中共山陰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2021年工作要點》《山陰縣委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2020年度工作清單》;出臺了《山陰縣關于貫徹落實<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的實施方案》、《山陰縣關于貫徹落實<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的實施方案》、《關于在全縣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三個文件??h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法治政府建設相關工作,落實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縣政府常務會議定期學法制度;縣司法局設置各類法治課程,舉辦相關法治講座、任前考法、普法考試,切實提高各級黨員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三)發動群眾。隆重舉行了“八五”普法暨“12.4憲法日”“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h委書記、縣長及縣四套班子在家領導,法檢“兩長”出席儀式,各鄉鎮、縣政法系統、縣直各單位負責人以及普法志愿者和群眾代表參加儀式,進一步掀起了普法宣傳熱潮。
(四)示范引領。2021年,北周莊鎮北周莊村被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岱岳鎮夏家窯村、薛圐圙鄉河曲堡村被命名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
二、堅持制度先行,完善依法行政體系
(一)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機制。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向黨委請示報告制度,制訂公布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推動各部門制定公布本部門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全面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指導相關部門舉行聽證會??h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嚴格按照風險評估、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等相關程序進行,法律顧問通過列席會議、參與研討論證、出具法律意見書等多種方式,積極為依法行政建言獻策。全年政府法律顧問參與審查各類文件、政府合同、公告等50余份。
(二)加強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對現行規章、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完善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建議審查機制。2021年縣政府辦以及縣司法局,對3份涉及計劃生育內容的行政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
(三)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從嚴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聚焦行政執法的源頭、過程、結果等關鍵環節,及時準確錄入行政審批與服務,行政處罰與行政檢查基本信息,切實做到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過程全程留痕、重大執法決定合法有效。目前相關職能單位職責權限、執法依據等事項均已梳理完成。
(四)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審核制度。對全縣行政執法主體和執法人員進行了梳理,編制了行政執法人員清單,明確了持證執法人員姓名、單位、執法崗位、證件編號等信息。審核確認并公示縣直(局)行政執法主體21個,鄉鎮行政執法主體12個。組織全縣34名執法人員進行新申領證前法律知識考試,27人通過考試;已發放《山西省行政執法證》262本,《山西省行政執法監督證》20本。
三、提升服務效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一)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工作模式。對劃轉的255項事項進行重新梳理,除3項取消外,按照事項最小顆粒度要求,細化審批及關聯事項460項,發布“一件事一次辦”事項466件;組織全縣各單位梳理整理“最多跑一次”清單48項,“零跑動”清單850項,“網上辦”清單946項,“馬上辦”清單414項,“就近辦”清單889項,編制完善實施清單952條,公共服務事項540項;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政務服務規范化便民化建設的實施方案》的要求,組織各鄉鎮對公共服務事項進行了梳理公布,12家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已掛牌,159個村設置便民服務點,各鄉鎮分別設置6-9個窗口,共梳理公布公共服務事項613項;設立了綜合受理窗口,探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工作模式。加快“一網通辦”步伐,向審批“最少”、流程“最優”目標邁進。截至目前,減事項4項,減材料10件,減時限54%,減環節36個。行政許可全程網辦事項已達98.02%;劃轉事項累計辦理行政許可及關聯事項5138件。
(二)全面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68個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改革,實現改革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的全覆蓋。全縣辦理相關證照746件,惠及企業733家。
(三)強化“互聯網+監管”工作。積極組織全縣職能部門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及時全面錄入監管事項和行為,提高系統數據匯聚質量。截止目前,全縣認領監管事項1085項,編制實施清單1085條,監管行為入庫數88577條、監管業務數據入庫數96795條、“雙隨機、一公開”入庫數299條、監管對象入庫數7721條、執法人員入庫數198條。
(四)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和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三網融合”。全年完成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審批601項,累計投資191182.65萬元,其中光伏項目備案475個,裝機容量168685.16KW,投資75629.367萬元。辦理施工許可證32個、排污許可2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19個。
(五)推動電子證照的推廣應用。全縣錄入59個類型68個模板信息,錄入并推送到省電子證照平臺27761個證照信息,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加強電子證照制發和服務能力,34家單位申請了電子印章,積極協調公安、公積金等部門推動電子印章“互認互通”。開展電子證照應用場景流程優化和辦事指南調整,實現電子證照線上共享。
(六)實現12345熱線提檔升級,不斷提高工單辦結率和滿意度。截止目前累計轉辦12345市政府服務熱線處理工單4494件,辦結4440件,辦結率98.8%。
(七)全面推行政務服務事項“一事一評議”全覆蓋。政務大廳安裝好差評評價器42個,覆蓋所有窗口,截至目前,辦件數10.81萬件,評價數106210件,好評率100%,主動評價率95.69%。
(八)不斷提高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為群眾提供精確、及時、周到的個性化服務,實現資源信息共享。30個部門梳理政務信息資源目錄事項總數952條,已提交目錄938條,錄入率98.53%。
四、聚焦群眾關切,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一)堅持依法防疫。明確對應牽頭部門和參加單位的職責,確保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全年共計核酸檢測27791人次;圓滿完成了12歲以上人群新冠肺炎疫苗全程接種任務,3-11歲人群的疫苗接種有序推進,重點人群加強免疫全部完成,兩天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采樣任務,堅決收好了疫情防控山陰陣地,未出現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
(二)維護安全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四個一律”措施。持續開展了以煤礦、非煤礦山、?;?、冶金工貿等重點行業領域“兩節、兩會”、“五一”、“七一”期間重點時段專項安全生產大檢查,實施煤礦停產整頓3礦次,累計行政處罰35礦次,罰款531萬元。2021年,各行業排查出風險隱患4534條,整改4168條,整改率91.9%,全縣各類工礦商貿企業均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三)監管重點市場。2021年共出動執法車輛560多車次,執法人員820多人次,排查商場4家,場地20家,飯店229家、超市15家、食品經營戶560家,小作坊25家,海鮮店2家,其他商戶30家,共發現隱患367條,已全部進行整改。立案17起,累計罰沒款6.95萬元。
(四)保衛藍天碧水。關閉了永皓2×5萬千瓦矸石電廠,對縣城周邊及鄉鎮取暖小鍋爐進行取締替代,停運4臺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推進工業污染深度治理,對16家粉塵無組織排放企業開展了執法檢查,完成治理9家、停產2家、正在整改5家。扎實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群眾反映的18批27件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五)打擊違法犯罪。今年1-11月份,全縣各類刑事案件立案313起,破獲144起,破案率為46%,刑事拘留170人,追捕逃犯42人。其中,故意殺人案發3起破3起;“兩搶一盜”案件立49起破41起,破案率為83.67%。年內,共查處各類行政案件494起(其中調解354起),行政拘留182人,拘罰并處182人,罰款262人,警告65人。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方面,抽調精干警力成立了多個專案組遠赴江西、廣東、湖北、云南等地開展案件偵破工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0起,刑事拘留51人,行政拘留2人,止付7703萬元,凍結487萬元,為群眾挽回損失70余萬元;今年6月份以來,全縣累計注冊“國家反詐 APP”57426人,注冊率28.78%。
五、規范權力運行,強化內外監督機制
(一)加強廉政建設。牢固樹立法治政府必須首先是廉潔政府的理念,扎實開展黨史教育、警示教育,持續凈化政治生態,堅定不移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同時,加快推進行政執法監督信息系統建設,完善行政執法爭議協調機制,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規范權力行使。
(二)自覺接受監督。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依法及時向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認真研究處理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的有關審議意見,并將研究處理情況及時報告縣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覺接受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健全知情明政機制,定期向縣政協通報情況,為政協委員履職提供便利、創造條件。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58件、政協提案440件。自覺接受司法監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積極配合人民檢察院對違法行政行為的監督。
(三)開展審計監督。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緊盯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重點項目,扎實開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和專項審計。全年共完成審計和審計調查54項,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1054.73萬元。
(四)推進政務公開。完成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改版升級,圍繞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做到快速反應、正面回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切實以公開穩預期、強監督、促落實、優服務。
六、暢通群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一)不斷完善行政復議機制。充分發揮行政機關內部層級監督作用,力求將行政矛盾糾紛化解在行政機關;同時用好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尊重并執行法院生效裁判,不斷提高行政復議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二)發揮人民調解優勢。學習“楓橋經驗”,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截至目前,全縣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 455件,其中,調解成功 416件,調解成功率91 %。
(三)建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2021年,審查指派法律援助案件 168 件,其中刑事139件、民事29件;共解答咨詢1000多次,為當事人代寫法律文書 100多份,法律宣傳10 場次,受援人數200多人,挽回經濟損失300多萬元。
(四)全力打造“陽光信訪”。推進信訪信息化建設,認真抓好山西省信訪信息系統規范運用工作,我縣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群眾滿意度評價的“三率”不斷提升,全年沒有發生因信訪問題處置不當引發群體性事件、個人極端事件、負面輿論炒作或有重大不良影響的其他突出問題。
(五)暢通為民服務和監督舉報渠道。截止目前累計轉辦12345市政府服務熱線處理工單4386件,辦結3924件,辦結率89.4%。
(六)開展形式多樣普法宣傳。一是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出臺了《山陰縣2021年度縣直單位普法責任清單》,將普法任務分解落實到57個行政執法部門和司法機關;二是開展送法下鄉活動,通過法治宣傳欄、主題班會、法治講座、法律知識競賽等方式,開展“法律七進”活動。三是建立“普法網絡集群”,整合網站、微博、微信、微視頻等媒體資源,讓群眾在視聽盛宴中充分感受法治的力量,積極引導培育提升法治思維能力,學會運用法律和規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一年來,我縣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工作需要進一步規范、執法能力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相關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設。一是進一步完善法治建設制度體系。認真貫徹落實《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和《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二是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減證便民”行動,落實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全面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異地通辦”“跨省通辦”,進一步為企業減負賦能。三是進一步規范重大事項決策行為。全面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強化行政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著力提高行政規范性文件審核質效。四是進一步推進公正文明執法。持續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快推進執法信息化,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讓行政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五是進一步提升法治宣傳效果。全面推進“八五”普法,緊抓“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等重要宣傳節點,深化憲法主題宣傳教育,不斷提升全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為打造“靈秀古城”,建設“新韻山陰”保駕護航。
中共山陰縣委
山陰縣人民政府
2022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