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山陰縣中醫藥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以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為發展中醫藥契機,縣委、縣政府對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高度重視,多次專題聽取了創建工作專題匯報,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縣管理辦法和建設標準》《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縣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制定了《山陰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實施方案》。我縣于2022年8月正式申報了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創建工作,成立了高規格的工作領導小組,為加強創建工作組織領導,山陰縣成立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副縣長、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院長、中醫醫院院長為副組長,縣直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山陰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
一、中醫藥發展現狀
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縣大力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推進中醫康養產業發展,形成了“縣有中醫院、鄉有中醫館、村有中醫閣”的三級中醫服務體系,實現了中醫藥醫療機構全達標。目前,全縣有公立醫院3家,民營醫院3家,鄉鎮衛生院13家、衛生分院7家、村級衛生室226個,均開展中醫藥服務,中醫師、中醫館和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醫療機構實現了全覆蓋。全縣中醫執業醫師(含助理執業醫師)155人,占執業醫師的比例為22.7%,達到20%以上的標準,其中省級名醫3名,朔州市名中醫5名,成立了殷占東、劉全義、馮五金、郭增友四個名中醫工作室;縣中醫院針灸科被列為省級中醫重點學科;康復科和眼科為市級重點學科。經過長期不懈努力,中醫藥人才隊伍逐步壯大,中醫??萍疤厣剖医ㄔO亮點頻現,中醫設施設備提檔升級,中醫藥占臨床業務的比重不斷加大,中藥材種植培育初具規模。
二、積極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范縣
近年來,山陰縣以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范縣為契機,著力在硬件配置、人才建設、優化服務、產業培育、文化創新上持續用力,打造中醫“五大板塊 ”,積極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范縣。
建強“硬件板塊”。圍繞提升中醫藥服務硬件基礎,持續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深入實施縣級醫院能力提升建設,在縣中醫院創建省級重點???個、市級重點???個,2018年縣中醫院通過二甲中醫院等級評審??h醫院堅持中西并重發展思路,設立中醫診療區,設置中醫科室3個,實現了從無到有、做大做強的轉變,中醫藥優勢在縣級醫院越發凸顯。13所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建設達到全覆蓋,均能開展針灸、火罐、推拿等6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100%的村衛生室能開展4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和非藥物療法服務,10%的村級衛生室建設了“中醫閣”。設立中藥房、中藥庫,中藥飲片平均達到300種以上,中成藥平均達到100種以上。
壯大“人才板塊”。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近三年來,共為縣鄉醫療機構招聘了25名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組織39名鄉鎮衛生院中醫骨干到上級醫療機構中醫特色??七M修學習;每年遴選50余名鄉村中醫藥業務骨干到上級醫療機構中醫特色??七M修學習;縣中醫藥教育基地對全縣中醫藥人員和鄉村醫生進行中醫藥知識培訓2120人次,舉辦中醫藥學術講座10余場,全縣中醫藥隊伍不斷壯大,中醫藥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細化“服務板塊”。優質的服務是檢驗工作成色的最好體現。鼓勵支持各級醫療機構開展中醫臨床業務,縣級醫院能夠提供10項以上中醫藥技術服務,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分別開展6類、4類中醫適宜技術,針灸推拿、按摩、艾灸、拔罐等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臨床得到廣泛普及和使用。特別是縣中醫院創建頸肩腰腿痛等中醫特色???,推廣宣氏密集型壓痛點銀質針針刺療法、壓痛點強刺激推拿手法、小針刀療法、傳統針灸及中醫,在緩解頸肩腰腿患者疼痛方面具有獨特療效。同時,組建家庭醫生中醫藥服務團隊,在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點人群隨訪中積極采取中醫干預隨訪服務,通過開展中醫辨識,免費提供食療保健咨詢、家庭便驗方等措施,幫助群眾掌握簡單的居家保健手段,把最受歡迎的健康服務送到“尋常百姓家”。
培育“產業板塊”。山陰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規劃引領、因地制宜,推動中藥材產業向基地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園區化帶動、品牌化培育轉變,健全完善農戶與產業發展的利益聯動機制,帶動全縣貧困戶種植中藥材。以企業為主體,引導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向中藥材產業集聚,促進中藥材產業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發展。將中藥材種植與現代農業相融合,按照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的思路,發揮資源優勢,優化區域布局,通過大力扶持經合組織發展,促進中醫藥基地建設。將中藥種植與牧草發展進行有機結合,中草藥的副產物作為飼料添加劑,即可彌補飼料的不足,又能積極發揮中藥副產品抗菌作用。支持中藥材產地初加工、飲片加工和深加工產業發展,積極促進以中藥材為原料的保健品、食品、日化用品等產業發展。目前全縣有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1個,種植優質柴胡、黃芩、枸杞、芍藥、白芥子等中藥材面積3162畝,種植呈現品種繁雜、點多分散等特點。
厚植“文化板塊”。 在基層醫療機構建設中醫藥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從服務理念、行為規范、環境形象等方面展現中醫藥文化特點。利用多種形式開展中醫藥宣傳工作,開展中醫藥宣傳“五進”(進學校、機關、鄉村、社區、家庭)活動,讓群眾“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感受中醫藥文化。在我縣豐富的文物資源基礎上,增加中醫藥文化傳播打造中藥特色旅游。利用博物館、中藥材種植基地、藥用植物園、藥膳食療館等特色單位,積極推進與周邊旅游景區開展合作,形成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特色線路。比如在藥食兩用的中藥枸杞,發展枸杞采摘園的綠色旅游項目,也可依托于中藥資源普查結果,在博物館設置山陰縣中藥展示板塊,重點介紹山陰中藥特色與優勢,提高人們對中藥的認知度,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我縣的中醫藥事業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中醫藥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中醫藥服務能力不足和人民群眾健康需求日益增長之間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管理粗放、人才短缺、特色淡化、創新不夠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弘揚中醫國粹任重道遠。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下一步工作中,我們一是要強化發展意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將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作為加強中醫藥工作的落腳點;二是要強化特色意識,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立足改革與發展的實際,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優勢學科;三是要強化服務意識,用最精粹的祖國醫學為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服務,提高滿意度。四是強化規范意識,從規范上下功夫,探索中醫防病治病新規律、新特點,讓中醫藥工作特色能得到更好發揮。
通過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切實提高各相關部門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視程度,推動基層中醫藥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讓中醫藥在健康山陰建設、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好更大的作用。
山陰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
2023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