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山陰縣城和周邊的居民經常這樣說:“現在的道路變寬闊了,兩旁的綠植也是多種多樣,和以往相比,城市功能有了明顯提升?!薄?/font>
“我們選擇來山陰投資,是因為這里的人們好客,還有縣里出臺的一系列招商引資政策,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前景”。近期來山陰考察走訪的客商談及在山陰投資時,發出這樣的感嘆?! ?/font>
“我們住了好幾十年的老房子,早些年就成了我們心頭的煩心事,沒想到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后,一下子解決了我們的煩心事。太好了?!苯?,我們走訪了老舊小區改造的住戶,大家表示非常滿意,說這件事是為大家辦了實事?!?/font>
走進現在的山陰,道路變寬闊了,綠植變多了,城市配套設施更完善了,正在進行的城建項目正在加緊施工。未來,這里還將激發出更多的新興產業和項目,為山陰這座古城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文旅相融合,產能多樣化,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希望之城正出現在人們面前?! ?/font>

打通城市“大動脈”鋪就幸?!懊裆贰?/strong>
近年來,山陰縣先后實施了道路改造、園林綠化、老舊小區改造、縣域重點文化項目建設等,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全縣整體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唱響“以人為本,共建綠色家園”的主旋律,山陰縣開展了洪濤大街東延線道路建設,中商街、山水大街道路改造工程,同時大力實施景觀綠化工程項目,先后對西二環道路、同太路縣城段、洪濤街、動車站沿線等道路開展了綠化提質改造,新增綠化面積360畝,整理提升綠化面積230畝,沿途建設城市驛站、亭廊等休憩設施、設置服務點、指示牌等。城市面貌得到顯著改變,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font>
山陰全面實施“兩下兩進兩拆雙修”專項整治行動,打好“九場硬仗”,累計完成強弱電管線、移動光纜下地25.6公里,廣告下墻1100塊,小街小巷改造及破損路面修復和修補17條,新劃機動車停車位1600個。府東街跨線立交橋、西二環等建成通車,打通了縣城的“主動脈”,有效緩解了交通壓力。新增縣城供水輸水線28公里,新建備用儲水池兩座,日均供水量達1.7萬立方米,實現輸水線“雙管”運行和供電線路“雙回路”,有效解決縣城用水用電問題,城市形象大為改觀,城市功能得到進一步完善?!?/font>
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目標,完成世紀大道、集白線等14條路網工程,韓原線山陰動車站建成投入運營;新建改建縣鄉村道路543公里,縣鄉公交線路由23條增加到35條??h城集中供熱面積擴大到570萬平方米,覆蓋率達到72%,煤改氣用戶達到9800戶。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43個村實現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置,3個建制鎮21個村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完成農村改廁8000多戶,打造美麗宜居示范村51個?!?/font>
為了讓這里的天更藍、環境更美,山陰大力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實施8個城中村清潔能源集中供熱改造工程,建設管網72公里、換熱站12個,新增縣城集中供熱面積90萬平方米,覆蓋居民6129戶?!?/font>
大力改善人居環境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看一座城市發展程度,首先要看居民生活幸福度滿意度高不高,居民的居住環境、出行條件等恰恰成為衡量標準,也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何從根本上破解這一難題,山陰堅持從破難題、補短板著手,從根本上破解人們心中的顧慮?!?/font>
去年以來,山陰縣先后對一些設施老化、配套設施不完善的老舊小區進行了改造,目前,共對25個小區的1300多戶居民住宅樓進行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配套設施三大塊改造,改造的項目有外墻保溫及外墻和樓道粉刷、暖氣改造、地面硬化等?!?/font>
自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以來,山陰縣陸續分批安置了共2000多戶5000多居民搬遷到玉馬小區,搬遷居民分別來自馬營鄉和玉井鎮兩個山區鄉鎮的村民,村民們從大山深處來到了生活設施方便的縣城,帶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生機和活力?!?/font>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苯陙?,山陰縣大力實施城市“換血改造”行動,努力補短板、抓落實,為優化城市結構,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向更高的水平看齊?! ?/font>
打造開發區“主戰場”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座城市,經濟發展是重中之重,有了經濟提升,城市水平才能進一步發展。為了不斷發展壯大新型產業,山陰縣依托資源、區位、產業優勢,扎實開展精準招商、以商招商、以業招商,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全方位提升產業鏈條的能級和質量。按照產業鏈設計招引行業內的“頭部企業”,先后引進泰玻、恒科、贏勝等“頭部企業”,通過放大“鏈主”“鏈核”吸附效應,吸引關聯企業補齊“產業鏈”、形成“產業群”。積極發揮“走出去、引進來”的招商模式,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在疫情期間,還通過視頻對接、網上洽談、線上服務等方式,推動招商引資不斷提檔升級?!?/font>
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重中之重是產業轉型。近年來,山陰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緊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加快經濟建設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先后引進煤基、鈣基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項目。
開發區“三制”改革全面完成,“三化”改革有序推進,“承諾制+標準地”和管運分離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產出強度達到238.4萬元/畝,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中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作用更加明顯。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大用戶直供電企業達到82家,累計為企業節約成本5600萬元?!?/font>
桑干河濕地公園生態建設華美轉身
今年山陰桑干河濕地公園晉升為國家濕地公園,這標志著全縣在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上,取得了重大成效,生態建設實現了華美轉身?!?/font>
桑干河濕地公園位于縣城東南部,規劃面積859.32公頃,濕地面積550.24公頃,在桑干河濕地公園周邊,相繼建成植物園區、濕地涵養區、邊塞文化區、王閣老墓景區等區域,建有百鳥園、烽火臺遺址、文魁塔、正陽湖等景點,水體、河灘、草甸、灌叢、林地、耕地六類綠化結構層初步顯現,園內10多處建成景點將歷史與人文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座古色新韻的園林景觀,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font>
在山陰大地上,桑干河宛如一條玉帶閃閃發光,它像母親一樣哺育著沿河的20萬山陰兒女。近年來,山陰縣高度重視桑干河生態建設,重點實施了生態修復工程,以提升水系水質為核心,堅持標本兼治、全力推進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品位?!?/font>
“繪制”山陰藍圖打造人人向往的城市
為提升產城融合發展速度,山陰縣圍繞打造“晉北高質量城鎮圈”的具體要求,高標準規劃“兩軸兩水兩脈四區一廳一中心”的城市建設“路線圖”,建設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會展中心等一大批地標性場館,全力打造“城市會客廳”。加快市區同城化步伐,高質量推進高鐵站、機場連接線、河陽大道南延至洗朔線等重點項目,“區域副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圍繞“一核一帶兩翼”產城發展格局,謀劃布局商貿、金融、會展等現代產業,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font>
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山陰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務實肯干的作風,奮力向前的沖勁,用心用力用情補齊城市建設短板,全力打造“靈秀古城”、建設“新韻山陰”,努力打造一個“山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宜居宜業宜游城市。
作者:李梅
編輯:張冬梅